“十二五”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财政飞速发展的五年,五年来,区财政收入保持了每年1亿元的增长速度。到2015年预计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将增加到72606万元,是2010年(33888万元)的2.1倍,年均递增16.4%。五年间,全区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7637万元,通过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,初步建立起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,保持了收入持续快速增长。
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,是财政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在收入和财力增长的推动下,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。全区财政支出从2010年的48858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95757万元,增长近两倍,年递增长14.4%。五年间,全区累计支出41.5亿元,有力地保障了全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区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,合理分好政府、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的“蛋糕”,不断优化支出结构,实现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
民生,预计“十二五”期间,民生投入累计达21亿元,年均增长19%,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1%,比“十一五”时期高4个百分点。
教育、医疗、社保等公共财政政策不断完善,各项补助标准逐步提高,“学有所教、病有所医、劳有所得、住有所居、老有所养”的公共服务防护体系得以构建。同时持续加大“三农”投入,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促进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,实现城乡统筹发展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区财政跳出传统“就财理财”的观念,围绕区委、政府确立的发展目标,以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体系,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,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。实行全口径的预算,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。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,实现由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顺利转轨。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购,实现了政府采购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。建立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库,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审批、处置和管理制度。推行了惠农资金“一卡通”发放管理模式,杜绝了过去发放渠道多、发放环节多、出现问题多的现象。多次开展了对政府债务的调查、清理、核实工作,建立健全了遏制和化解政府债务机制,财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区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,财政监督进一步强化。建立完善了涵盖预算编制、指标下达、资金拨付、支出管理、监督使用、决算管理、“三公”经费月报、预决算公开、采购管理、资产管理的财政监管体系。通过开展专项资金检查、“小金库”专项治理、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工作,形成了财政、纪检、审计等多方配合,共同纠正行业部门不正之风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机制。把主动接受人大、政协的监督作为依法理财的重要内容,通过建立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工作联系制度,形成了主动接受人大、政协监督的日常机制。
展望“十三五”,区财政围绕全区经济
社会发展总体规划,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:一是更加注重财源建设。大力支持工业园区、特色商业区建设,完善重点项目财政资金管理;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,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,夯实做大财政蛋糕的经济基础;扶持中小企业发展,完善财政扶持政策;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,防范和控制担保风险。二是更加注重民生保障。树立民生优先理念,继续加大民生投入,加强社会建设,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,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;推进公共财政职能向民生转移,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,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撑能力;加快
文化教育事业发展,大力提升全民素质;积极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,不断提高农村卫生质量和水平。三是更加注重科学理财。强化预算执行管理,严格预算约束力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,依法公开区级“三公”经费情况以及财政预决算报告,提升预算执行透明度;强化存量资金管理、财政资金监管,加强财政评审制度建设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;完善国库资金管理,全面推行预算动态监控工作。四是更加注重项目资金争取。力争每年有一定数量对经济发展带来较大拉动作用、增加就业岗位、带动税收增长的项目,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;对基础设施、公共事业类的项目进行资产整合重组,最大限度筹集建设资金,加快城市发展步伐;利用PPP模式,通过银、企、财联劢,吸附、粘合各种社会资金,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酵母作用,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劢力,促进经济稳定增长。(潘溆树)
《湖滨财政:促持续增长 增财力保障》由河南新闻网-豫都网提供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smx.yuduxx.com/hubin/{331121.html,谢谢合作!